大麻和印度大麻有区别吗?最新研究揭示大麻的真实分类

谈到大麻,我们都听过“Sativa 让人头脑清醒”和“Indica 让人昏昏欲睡”之类的说法,很多人也用这种说法来解释两者带来的情绪差异。然而,事实证明,这种分类几乎没有科学意义。

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大麻都是籼稻和苜蓿的杂交品种,最新研究表明,纯籼稻和纯苜蓿品种已经不存在了。

然而,药房和包装上仍然标有“Sativa”(苜蓿)和“Indica”(印度)的标签。那么,为什么这种分类方式会持续这么久呢?答案在于始于18世纪的“表观分类”,当时人们开始将大麻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进行研究。

最初,“Sativa”(苜蓿)和“Indica”(印度)这两个名称仅仅是学术术语,用于区分植物形态和生长环境的差异,而非功效上的差异。
本文将追溯这两个术语的由来,以及它们如何被错误地用作“功效指标”而流行起来。

 

1: “Indica”(印度大麻)和 “Sativa”(苜蓿大麻)这两个分类名称源自哪里?

如今,“indica”(放松)和“sativa”(兴奋)这两个词被广泛使用,但这些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,当时瑞典植物学家卡尔·林奈将工业大麻归类为“sativa(Cannabis sativa)”。几十年后,法国博物学家让-巴蒂斯特·拉马克将一种原产于印度的更矮、更粗、叶片更密的品种命名为“indica(Cannabis indica)”。

当时,划分大麻品种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娱乐性产品和纤维作物,与精神活性作用、香气或效果的差异无关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医用和娱乐用大麻的使用日益普及,导致人们误以为“不同品种=不同效果”。换句话说,“籼稻=困倦”、“苜蓿=精力充沛”的说法是源于文化和市场营销的迷思,而非科学。

最新研究表明,印度大麻和苜蓿大麻在DNA上无法区分。

近期基因研究已证实,“印度大麻”和“苜蓿大麻”之间并无明显的基因差异。自2015年以来,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数百个大麻样本,发现所有品种都混合了印度大麻和苜蓿大麻的基因特征。

例如,即使某种大麻品种看起来像是“纯种苜蓿”(sativa)或被贴上这样的标签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其DNA中超过一半是印度大麻(indica)。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麻不再是“纯种”,而是杂交品种

即便如此,“Sativa”(苜蓿)和“Indica”(印度)这两个标签仍然出现在药房和其他场所,仅仅作为一种便于消费者理解的“感官分类”。这些术语早已失去科学依据,而且众所周知,它们并不能准确反映大麻的“作用机制”。

由于育种和杂交,现在的分类完全基于外观和名称。

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,美国和荷兰的育种者不断将籼稻和苜蓿品种杂交,以追求更高的四氢大麻酚(THC)含量和独特的香气。因此,从基因上看,几乎所有的大麻品种都是“杂交品种”。虽然现在使用“籼稻主导型”和“苜蓿主导型”等模糊术语,但这些仅仅是用于描述品种外观和体验的营销标签。

实际效果
更多地取决于生长环境、大麻素成分、萜烯比例和个体体质,而非基因。换句话说,“籼稻与苜蓿之争”已成为过去。未来需要的是对哪些化合物会产生哪些情绪的科学理解。

2:在这个时代,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用大麻?

现在籼稻和苜蓿的分类已经变得模糊不清,选择大麻时真正重要的是查看“成分(配料)”,而不是“外观或名称”。

最新研究表明,决定大麻体验和作用的不仅仅是THC和CBD等“大麻素”,还有被称为“萜烯”的芳香化合物的组合,它们会影响大麻的气味和情绪。这意味着“Sativa让人兴奋”或“Indica让人犯困”这种简单的分类不再适用。未来,通过成分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麻品种,将是选择大麻更安全、更明智的方式。

应该查看成分表(大麻素+萜烯),而不是分类。

从现在开始,选择大麻时最重要的是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,而不是像“籼稻”或“苜蓿”这样肤浅的分类。尤其要注意两个指标:“大麻素”,例如 THC 和 CBD,以及“萜烯”,它们会影响香气和情绪。

THC含量越高,欣快感和快感就越强烈;而CBD含量越高,越容易产生镇静放松的效果。柠檬烯(柑橘类)据说可以提振情绪,月桂烯(草本)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,蒎烯(森林香气)则有助于提高注意力。换句话说,“香气=萜烯”决定了你的情绪走向,而“大麻素比例”则决定了身体感受的强度。与其仅凭外观或名称来判断,不如查看基于实验室分析数据的成分列表,这样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。

参考链接

参考链接图片

医用大麻的真相】大麻中的萜烯是什么?全面解释其作用、类型以及与香气物质的区别

按用途选择:集中注意力、睡眠、创造力、缓解压力

选择大麻的正确方法是从你想要如何度过时间出发,反向推导。例如,如果你想集中注意力,可以选择富含CBD、蒎烯和柠檬烯的品种,它们能帮助你保持头脑清醒,思维更清晰。如果你想要助眠或放松,含有月桂烯和芳樟醇等镇静萜烯的品种是理想之选。如果你想激发创造力和灵感,柠檬烯和石竹烯等芳香化合物则能有效提升你的情绪,促进思维灵活。

此外,如果您想缓解压力或焦虑,选择 CBD 含量高的产品或 THC 和 CBD 含量均衡的产品,将有助于您感受到平静、温和的快感。

化学成分分析(而非名称)才是新标准

“蓝梦”、“OG库什”、“冰淇淋”等品种名称在世界各地广为人知。然而,实际上,这些名称几乎没有科学意义。即使名称相同,其化学成分也会因种植农场、地区、营养条件和收获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,THC浓度和萜烯香气也会有所不同。换句话说,名称并不一定与效果直接相关。

因此,近年来,信誉良好的药房开始根据大麻的“化学成分”而非标签名称来推荐品种,例如“THC 18% / CBD 2% / 主要萜烯:柠檬烯和月桂烯”。今后,选择大麻的标准将不再是“你抽的是什么”,而是“你想要的感觉”。在后籼稻/苜蓿时代,选择大麻的标准是根据与你的体质、目的和口味偏好相匹配的数据。

3:为什么杂交品种的效果会发生变化,例如从苜蓿品种变为印度品种?

即使是同一种杂交品种,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:起初头脑清醒,谈话轻松,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却感到头脑沉重、昏昏欲睡?

事实上,这种现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:当人体吸收和代谢多种成分(例如 THC、CBD 和萜烯类化合物)的速度不同时,就会发生这种情况。接下来,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解释其机制。

① 每种成分都有不同的“开始时间”和“高峰时间”

杂交品种同时含有苜蓿和印度大麻的活性成分——大麻素和萜烯,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对大脑和身体起作用

例如,“苜蓿萜烯”(如柠檬烯(柑橘类))吸收迅速,摄入后立即产生明亮、积极的情绪,而“印度萜烯”(如月桂烯和芳樟醇(草本/薰衣草))则缓慢增加血液中的含量,并在 20 至 30 分钟后产生深度放松的效果。

换句话说,主导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,体验的质量也会随之改变。

② THC 和 CBD 代谢速度的差异会产生“延迟快感”。

THC 在摄入后会立即作用于大脑的 CB1 受体,产生欣快感,而 CBD 则在体内缓慢发挥作用,温和地中和 THC 引起的刺激。

因此,服用后,你会立即感受到THC带来的快感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CBD和印度大麻萜烯的作用会逐渐增强,这种感觉会转变为一种放松、镇静和困倦的平静感。这种“先是苜蓿大麻,后是印度大麻”的转变是体内化学过程引起的自然变化。

3. 吸烟的顺序取决于萜烯的挥发温度。

每种萜烯的沸点(蒸发温度)都不同。因此,即使你抽的是同一支大麻烟卷,在吸烟初期(温度较低),像柠檬烯和蒎烯这样“气味较淡”的萜烯会首先蒸发,往往会产生类似苜蓿的效果;而在吸烟后期(温度较高),像月桂烯和石竹烯这样“气味较浓”的萜烯会燃烧,产生类似印度大麻的放松效果。

这样一来,烟草中芳香成分的比例会随着吸烟的温度、时间和顺序而变化,因此,烟草的效力也会随之改变。

4. 印度大麻和苜蓿大麻现在是两种植物的混合品种。

“籼稻=昏昏欲睡”、“苜蓿=兴奋”这种观念已成过去,但这种观念正在逐渐消逝。最新研究表明,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大麻都是经过多年杂交育种而成的“杂交品种”,融合了两种品种的特性,其DNA层面已无清晰的界限。

换句话说,我们今天体验到的“类似Sativa的快感”或“类似Indica的放松感”并非取决于品种名称,而是取决于其中THC、CBD和萜烯的组合和平衡。柠檬烯和蒎烯等清新香气往往能提振精神,而月桂烯和芳樟醇等浓郁香气则往往能让人放松。

换句话说,如今选择大麻的标准不是“籼稻还是苜蓿”,而是“你想要什么样的感觉”。

通过数据了解气味、成分和使用场景,并根据体验进行选择,才是真正适合你的大麻互动方式,尤其是在我们从“标签时代”迈向“科学时代”的这个时代。

分享文章到:

相關文章